康永序:说话干吗要“之道”啦!
把说话练好,是最划算的事。
有人天天上健身房,练出漂亮肌肉,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,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。有人唱歌非常好听,可惜想向男友道歉、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,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,说不定加薪不成、反遭遣散。
就算你费很大功夫,把鼻儿整的高挺、唇儿整得丰润,你一旦站上婚礼的讲台致贺词,也没办法靠挺鼻丰唇来赢得满堂的掌声。就算你家财万贯、富豪搒排得进前五十名,女儿向你哭诉失恋之苦时,你也没办法塞钱给她,叫她买杀手把负心男给杀了。
所有这些事情:报告、开会、道歉、要求加薪、致贺词、倾听诉苦,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,就是:你会不会说话,你有没有能力去想象,听你讲话的人是什么心情,想听到什么。
最让人高兴的是,练习说话很方便,比练肌肉、练唱歌、去整型、去赚大钱,都要省事得多。你根本不用专门去上课、或者找医生,因为你每天都得说话,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段誉,最爱练的武功是「凌波微步」,既不必练气、也不必举重,只要一直练走路就好了,反正每天都得走路,就练他个炉火纯青,结果段誉就靠着这凌波微步,消灾解厄,躲过了无数次大劫。
不过,我不是一个很在乎「术」的人。我喜欢研究说话这件事的真正原因,是透过研究说话,你会比较根本的搞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关系,搞清楚自己在想什么、别人在想什么,以及,最重要的,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每天我们说那么多话,有几句话是我们说完之后,会自己放在心头、玩味一番的?「我为什么说出这句话?」「我为什么会用这个态度说?」,如果没事就想想这样的事,就会发现,我们心里其实藏了很多我们自己都不太明白的东西,这些东西藏在我们的话里、从我们的嘴巴说出去了,如果我们稍加玩味,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我们的印象、是怎样评价我们的。
如果,我们练习,把我们相信的事,和我们说的话,尽量变成一体,那我们对说话谨慎、而倾向成为一个谨慎的人、或者会因为注意说话的品味、而靠近有品味的生活、或者,因为训练自己好好倾听别人、而终于变成一个擅于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事的人。
这些,比只是练习说话术更重要就是我在意的「说话之道」,弄懂说话之道。
乡间老农一句话,常常比庙堂之上大人物一百分钟的演讲动人,因为老农那一句话里面的「生命含量」很高,能够启发我们。
这本书虽然谈很多「说话之术」,但我相信的不是术。我相信的,是先对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认真看待,然后得到比较多的力量、比较靠近幸福。透过说话,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,这就是我相信的,蔡康永的说话之道。
侯文咏怎么说:
看电视只是听「道」,要读书才能知「道」、学「道」、做「道」、掌握康永的说话之道。
如果因为懂得说话交到好朋友,又可让人开心,为什么不?
小S怎么说:
做自己跟没礼貌常常就是一线之间,每次听到别人说:“我这个人说话就是比较直。”我就开始冒汗,因为接下来一定会有一些被他归类为“直”,但其实挺刺耳的话出现,例如:“你今天气色怎么这么差?”“最近胖啰?”“怎么还不结婚?”“你记得我吗?”(我都已经面露尴尬她还死不报上名。)
跟康永哥聊天绝对不会被刺伤,还会被他附带的一两句小夸奖逗得心花怒放,但又感觉那么真诚不滑头,让人不爱都难!
如果因为懂得说话而交到好朋友,又可让人开心,为什么不?
蔡康永自己怎么说:
外表好不好看,绝对不是人生的决胜点。讨不讨人喜欢,还比较更重要一点。